大红袍刮油吗?

博学茶道 2023-07-03 14:15 编辑:admin 263阅读

一、大红袍刮油吗?

你好,作为一种岩茶,大红袍茶叶不需要刮油。岩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会经过烘焙、揉捻、松散、筛选等环节,这些步骤会让茶叶中的油脂成分挥发掉,不需要再进行刮油的处理。

二、大红袍制茶工艺流程?

1、采摘工艺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初制工序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3、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4、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5、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即俗称“拉锅”。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6、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时间虽仅30s,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7、走水焙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8、簸扇、凉索与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9、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10、精制工序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毛茶拼配和付制: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由此看来,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红袍可以做冰红茶吗?

大红袍是一种质量优良的武夷山岩茶,通常被制成红茶、乌龙茶等茶叶。虽然不是专门用来制作冰红茶的茶叶,但是否适合做冰红茶也取决于个人口味。

如果您喜欢口感更浓郁的冰红茶,可以使用大红袍制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大红袍泡出的冰红茶可能会更加苦涩和浓厚,和一般超市冰红茶的口感可能会不同。

此外,制作冰红茶过程中,如果加入适量的糖或柠檬汁等调料,也可以调整茶的口感。因此,大红袍完全可以用来制作冰红茶,但具体口感和是否适合做冰红茶还需根据个人口味来决定。

四、大红袍属于什么茶?该怎么泡比较好喝?

有许多朋友误认为大红袍属于红茶。其实并不是。

大红袍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是属于乌龙茶。大红袍也是武夷岩茶的一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以“三红七绿,绿叶红镶边”为特征,具有绿茶之清香价值,具有红茶的甘醇。品质最好的是香气馥郁,其中含有兰花香,香高而非常持久。

所有大红袍都是一样属于乌龙茶、青茶、半发酵茶都是属于功夫茶。

大红袍茶叶的基础保健功能外,还具有

1.防癌症

2.防止三高

3.美颜

4.聚精会神

5.防血脂

大红袍是非常耐冲泡,冲泡十几次依然会有香味。

品尝大红袍茶,人们必须按照“工夫茶”小茶壶小杯子(紫砂壶、紫砂杯)细品慢饮的流程,才能真正体验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甘甜、细腻、清新、回香。

冲泡大红袍功夫茶流程如下;

1.洗干净杯子

2.放茶叶

3.洗干净茶叶

4.刮茶水上的泡沫

5.用茶滚烫杯

6.倒入茶水

7.请客人用茶

8.闻其香味

9.啜觅其味

10.三嗅审其中的韵味

饮茶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是接待宾客的最好方式。饮茶是古代时候仅供皇室食用,后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广东是最多饮茶的人群之一,如今的茶道人口过千万。

五、大红袍烘焙后可以热装箱吗?

不可以

大红袍茶叶烘焙之后,一定要待其完全冷却,才能打包装箱

六、大红袍怎么辨别是不是有香精?

1、传统喝大红袍的茶友,品味茶汤的是水感是茶汤的滋味,是一种烘焙到中度后的,茶汤变的醇厚温和的感觉,这种茶可以从白天喝到晚上,不会腻。不要说加了香精的茶,就是太香的品种茶,我们也无感,加香精的茶是无法在主流大红袍市场存在。

2、大红袍或者武夷岩茶,有一类特征叫做岩骨花香,这是通过岩茶特有的工艺,激发出最美妙的花香和果香,这种香味是自然干净的,比如岩茶的黄观音、奇兰等,一些好山场的肉桂、水仙都可以品味到这个味道。这个味道和香精的味道,就是小孩都可以分辨。

七、为什么大红袍烘焙过后放一段时间香气感觉会弱?

大红袍有很浓的香气应该是好的。大红袍色呈黑红,比铁观音重,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冲泡后滋味醇厚回苦,入口清爽,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均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浓郁,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余香。假茶开始冲泡就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八、大红袍怎么有股咖啡味?

因为特有的香味,对每个人对香味的辨别度不同,就可能觉得是咖啡的味道。

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这大概与武夷岩茶的加工工艺有关。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火焙太足了,容易导致茶叶焙焦,从而出现焦糊味、炭烧味。即使只是中足火的岩茶,如果刚焙火不久,茶叶火气还没退,也会有太重的烟糊味。只有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焙出香气怡人的大红袍岩茶。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