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武夷山产什么茶?

博学茶道 2023-06-29 09:05 编辑:admin 115阅读

一、70年代武夷山产什么茶?

70年代武夷山产大红袍

二、武夷山十大传说?

您好,1. 神仙渡河传说:相传武夷山东面的大岩峰山上住着许多神仙,岩峰与对岸相距不远,但是河流湍急,常常难以渡过,因此神仙们在此处建了一座石桥,方便过河。

2. 茶祖传说:传说武夷山是茶叶的故乡,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在武夷山修道时,喝过当地的茶水,被茶的香味和味道所吸引,因此将武夷山的茶叶带回了家乡。

3. 天女散花传说:传说武夷山上有许多美丽的天女,她们在春天时会来到山上散花,为大地增添生机和美丽。

4. 马踏铁笛传说:传说武夷山上的马踏铁笛是一种神奇的乐器,能够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传唐代神仙李白曾在此吹奏马踏铁笛,将其音乐传到了后世。

5. 仙人跳崖传说:传说武夷山上的仙人常常喜欢跳崖,以示其神力和勇气。据说,有一次一位仙人跳崖后化为了一只蝴蝶,飞向天空。

6. 神女夜舞传说:相传武夷山上有一位神女,每到夜晚就会在山上跳舞,将其美丽的舞姿展现给人们观赏。

7. 猴王崇拜传说:传说武夷山上有一只猴子,它拥有神奇的力量和智慧,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崇拜对象。

8. 龙宫传说:相传武夷山下有一座龙宫,宫殿华丽,珠宝堆积如山,是龙族的居所。

9. 仙女洗衣传说:传说武夷山上有一处清泉,常常有美丽的仙女前来洗衣,据说洗出来的衣物会散发出一种神奇的香气。

10. 山神传说:相传武夷山上有一位山神,他能够掌控整座山的风水,对山上的生灵保佑和守护。

三、武夷茶马古道发源地?

下梅古村

下梅古村位于武夷山东郊,距离武夷山主景区8公里左右,住户有500多户。这里在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清康熙年间,下梅村更是武夷山的茶市。这里是陆路茶马古道的起点重镇,当年正山小种就是从这里过乌兰巴托,到俄罗斯,远销欧洲,更是成为英国王室御用茶——英国红茶。说到这,你一定会觉得是杜撰,但是你知道英国红茶的英文叫做“black tea”是因为当年武夷山红茶做成砖茶在茶马古道运输方便,茶块色黑,英国人并没有中国所谓茶文化,无法用发酵程度来划分茶类,就这样给运至英国的茶取名了。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藏在古村里的汤圆做法了。 传统的汤圆,吃多了很腻?!没有错,除非你很喜欢吃甜腻的东西。否则汤圆里陷那甜腻的口感,会让你嗓子发痒。记忆里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让我不腻味的汤圆。

直到,我在武夷山,遇见了我喜欢的下梅古村,闲逛间,无意瞥见的小店,吃到的汤圆。几颗入口,竟不腻味。

后来,才发现,我忽略了汤圆的做法“红茶汤圆”。不要以为这是用红茶包馅的汤圆哈,红茶汤圆其实是拿红茶茶汤来烹煮汤圆,淡淡的红茶香加上茶本身解腻,于是出现了吃多了汤圆的甜,却不会腻口的情况。

这做法,具体如何而来,何时而来,已经追述不明,但在这曾经茶马古道起点的古村落,有这样一味美食,也不足为奇。

四、武夷山的历史沿革?

1、五代闽永隆三年(941年),划建阳县西北地置温岭镇。

2、后唐(923年~936年)时,原归建州建阳县管辖。官至左千牛卫上将军的邑人彭迁归隐后,召集乡人在现名为崇阳溪之东的潺口开荒垦田,凿湖筑坡,凡90处,灌田2000余顷,命名为新丰乡。这是崇安县最早的建置雏形。为此,新丰乡现仍为崇安县的民间泛称。以后,彭迁之子彭汉为台州军事判官,于闽王永隆三年(941年)上书闽王王曦,改新丰乡为温岭镇。彭迁之孙彭珰在南唐官至殿中监。于保大九年(951年)又上书朝廷,把温岭镇改为崇安场。

3、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县。历属建宁军、建宁府、建宁路、建宁府、建安道。4、淳化五年(994年),改崇安场为崇安县。至道年间(995年~997年),开始建县署于营岭(现城关的中心区)。咸平元年(998年),建阳的上梅、下梅、会仙、将村、周村、黄村等6里划归崇安。元丰五年(1082年),建阳的从政、籍溪、五夫、建平、丰阳、节和、长平等7里又划进崇安县境范围之内。此时,连同城关的四隅里、南乡的黄柏里和西北乡的石雄里、吴屯里、石臼里、大浑里,共计19个里,形成当时崇安县的全部境域,一直沿袭到清代。

5、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2月,建阳的崇文、上里,包括城村、大渚、井前、杨厝等地划归崇安四区的文仙乡。民国三十年(1931年)1月,县属的四区星村镇黎源乡与建阳长坪接壤的施家坪及源头一带(面积约288亩),划归建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曾设苏维埃政府。

6、1949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崇安县,历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南平地区。

7、1989年8月21日,撤销崇安县建立武夷山市。国家民政部在批复文件中称:原崇安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为武夷山市的行政区域。

五、武夷山都出产什么茶叶?

武夷山的茶叶品种有:大红袍、正山小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金骏眉等。

1、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2、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

3、武夷水仙

闽北水仙茶,又名武夷水仙茶,是闽北乌龙茶中两个花色品种之一,现主产区为建瓯、建阳两县。品质别具一格,“水仙茶质美而味厚”(《建瓯县志》1929年),“果奇香为诸茶冠”。

4、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属乌龙茶类。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且被外地广为引种。

六、武夷山彭氏由来?

彭祖,姓籛,氏彭,名翦,也称篯铿,颛顼的,父亲是吴回的长子陆终,母亲是鬼方首领之妹女嬇,因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尧的赏识,后受封于大彭,是为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又称彭铿,传说中是彭姓的祖先。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相传他活了八百八十岁。(有一说谓其实际寿命当为 146岁,此说根据古时大彭氏国实行的“小花甲计岁法推断,即60天为一年。  欲举行登天,上补仙宫,当用金丹。其次,养精神,服草药,可以长生——[武夷彭祖]

几千年前,武夷山开山始祖——彭祖在武夷山下繁衍生息,开创养生先河,被尊为中华养生鼻祖。《列仙传》卷上“彭祖者,姓篯名铿,殷大夫也。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殷时“有采女问道于彭祖,少得道,知养性,年一百七十岁,视如十五”。 道光《武夷山志》载:彭祖“商贤大夫,即所谓老彭,隐居是山,善养生术,寿七百七十岁。子二,曰武,曰夷,同居于此。或曰:山因是得名。”彭祖精于养生,因常食武夷灵芝,寿及八百仍然貌似童颜、不见衰老,史称“遁迹养生,茹芝吸露”。

秦始皇、汉武帝寻成仙之术最终没能如愿,倒是只有闲逸在武夷山的彭祖寿高八百,这是否意味着武夷山是唯一一个成仙的秘密所在呢?无怪乎武夷山倍受历代帝王的青睐,也说明了武夷山这片神奇的山水所蕴涵的无可替代的自然力。

武夷山彭祖屋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辞·天问》还说他善于食疗。《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

武夷山因彭祖而得名,彭祖因灵芝得以长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崇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圣地的武夷山,从古至今处处闪耀着彭祖养生智慧,武夷山的青山、绿水、仙芝、灵茶,世世代代养育着武夷山人,孕育着武夷山养生文化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