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茶文化书属于什么类别?

博学茶道 2023-08-07 09:44 编辑:admin 288阅读

一、简明中国茶文化书属于什么类别?

《中国茶道简明读本》是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著名茶学专家于观亭的一本茶文化力作。 本书分为七章,将五千年茶文化按时间分段论述,从茶之起源、茶之发展、茶之兴盛、茶之改革、茶之繁荣等历数中国茶文化发展,文笔轻松,图文并茂,读者从中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还能学到科学饮茶的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很强的茶文化百科全书,同时该书对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文名

中国茶道简明读本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页数

187 页

开本

16 开

品牌

新华出版社

二、中国茶的起源?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起源于公无前3000左右的神农氏时代,陆羽的《茶经》写遭:“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三、中国茶的口诀?

第一句:茶种类,六大类,古树干,工艺繁。

    茶的种类有成百上千种,总的来说分成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产区不同,口感不同。

    最原始的茶树都是从古树上移植栽而来,新鲜的茶叶被采摘下来以后,通过繁琐的工艺,加工成人们所喜欢的六种茶类。

第二句:绿白黄,青红黑,发酵度,浅到深。

    六种茶的种类是根据发酵度的不同,来划分的,颜色也又绿到黑,逐类加深颜色。

    因为它们的加工工艺的不同,成品就不同。

    绿茶核心工艺是“杀青”,鲜叶采摘经过杀青后,绿色就被保留了下来,汤色碧绿。

    白茶核心工艺是“萎凋”,鲜叶经过萎凋以后,随之白毫突显,汤色橙黄透亮。

    黄茶核心工艺是“闷黄”,鲜叶经过闷黄以后,变得叶黄,汤色也黄亮。

    青茶核心工艺是“做青”,鲜叶经过做青以后,变得紧实厚重,汤色琥珀色。

    红茶核心工艺是“酶促发酵”,鲜叶经过酶的发酵以后,变为红色,汤色橙红,且带有金圈。

    黑茶核心工艺是“渥堆”,鲜叶经过渥堆以后,变为黑色,汤色红亮色、琥珀色。

第三句:绿茶香,白茶雅,黄茶悠。

    绿茶最独特的口感是“板栗香”“兰花香”,喝完满嘴清香。

    白茶最独特的口感是“枣香”“药香”,白茶,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所以带着药香不足为奇。

    黄茶最独特的口感是“焦香”“松烟香”,因为闷黄的技术有一点冲冲的烟香。很独特的香气。

第四句:青茶扬,红茶柔,黑茶亮。

    青茶、乌龙茶最独特的口感是“花果香”“蜜香”,独特制作方式,并且茶园里有间种的果树,香气会熏染乌龙茶,所以形成了它的香气特色。

    红茶最独特的口感是“奶香”,市面上的珍珠奶茶,大多是红茶加奶一起冲泡而成的,十分好喝。

    黑茶最独特的口感是“木香”“醇香”“菌花香”,经过后发酵后,已经带有浓重的香气,形成了独特的口感。

四、中国茶几的起源?

茶几最早起源:

茶几一般分方形、矩形两种,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儿,用以放 杯盘茶具,故名茶几。

由于放在椅子之间成 套使用,所以它的形式、装饰、几面镶 嵌及所用材料和色彩等人多随着椅子的 风格而定。茶几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 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

五、中国茶叶的摇篮?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的摇篮在四川。据历史考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而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却始于西汉时期的四川蒙顶山。

相传,早在西汉时期,被称为蒙顶山茶祖的四川名山县人吴理真,就在蒙山上种植茶树,曾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吴理真栽种在蒙顶山上这7株“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的茶树,成为四川茶叶的起源,带动了四川,乃至中国茶叶的发展。

四川山川秀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综合条件得天独厚,平原沃土,水旱从人,物产丰富,种茶、制茶、饮茶相当独到,茶文化也十分浓厚。在这丰厚的茶文化当中,四川蒙顶山中所蕴育出的茶道、茶艺、茶技等等,又成为古今茶文化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至今,蒙顶派茶道还保留了蒙顶茶艺的“天风十二品”和蒙顶茶技的“龙行十八式”,这茶道“双绝”,被誉为中国茶文化艺术的两大里程碑。

在今天的四川,民间仍然流传着一首很老的竹枝词:“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碗茶去”

今天的四川,茶,已然成为了一个地域和一种文化的的代名词

六、中国茶道的理念?

1、天人合一,物我玄会。

中国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是源自《周易》的一个哲学命题,庄子最早做了论述,后来发展成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据此,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树立了“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思想。有了这种思想,茶人心灵的搏动就能与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浑然一体,茶人和茶就会产生富有人情味的情感交流,体验无比亲切美妙的感受。

“物我玄会”则是强调在品茶时从思想上泯灭物我界限,用全身心去与客体进行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通,达到“思与境偕,情与景冥”的境界,这时我即茶,茶即我,人与自然融合,一滴万川,有限无限,都在顿悟中消融,个体思想课达到绝对自由的“天乐”境界。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即智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孔子创立的“君子比德”审美论。朱熹解释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即儒家认为审美必须符合他们推崇的道德。据此,茶艺美学发展处了茶人爱石、爱玉、爱松、爱竹、爱梅、爱兰,以及追求真善美的艺术风格。

3、涤除玄鉴,澄怀味象。

“涤除玄鉴”出自《道德经》,洗净污垢为涤,扫去尘埃为除,古人把镜子称为“鉴”。茶艺美学强调涤除玄鉴,要求茶人像大扫除一样把主观成见和一切教条迷信清除干净,让心一尘不染,一妄不存,一相不着,在茶事活动中用虚静空灵之心去观照万物,去感受自然真切之美。

“澄怀味象”是南朝山水画家宗炳提出的审美理论,在茶艺美学中是对“涤除玄鉴”这一哲学命题的补充,澄是指水清澈平静之意,“澄怀”,即使自己的心怀像澄清的水一样平静明澈,“味象”是指茶人用澄明如水之心去品味茶,去妙悟审美对象。

4、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在中国茶艺美学中,“道法自然”表现为追求自然美。自然的本性是朴素的,自然美表现在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花之自落,水之自流,它们都是自然无为,淡然无极。

在茶事活动中,“道法自然”具体表现为力求朴素简约,返璞归真,纯任心性,一切都毫不取巧,毫不矫揉造作。因为只有自然的东西才是真物,只有自然地流露才见真情,只有自然无我才见真性,只有自然之美才淡然无极,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因此茶人强调美到极致是自然。在自然表露中间真情,在自然忘我中见真性,在追求道法自然中去除自私,摆脱桎梏,返璞归真,得到审美享受,获得心灵自由。

七、中国茶的特殊意义?

品茶是“三分解渴七分品”,茶的旨趣源于饮茶人的心情与茶性的吻合统一,只有真正的嗜茶者才能获得茶之韵味和乐趣。

古人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八、中国茶文化的代表?

第一名: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属绿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龙井茶味道清香。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第二名: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

第三名: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还外销苏俄,特称“砖茶”。

第四名: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福建安溪当地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王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第五名: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第六名: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第七名: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第八名: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第九名:蒙顶山茶

蒙山茶,四川省雅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蒙山茶”种植始于西汉,具有2000多年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1998年,素有“仙茶故乡”美名的名山县被确立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合格的国家级茶叶标准示范区。

第十名: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九、中国茶文化的美誉?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我国有着悠久茶文化历史,“茶”在古时也被称为荼、诧、茗等,唐代陆羽的《茶经》曾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茶的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茶”文化,了解“茶”文化。

  一、茶的功效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的记载,茶能够帮助消食去腻、降火明目、清暑解毒等。研究发现,茶中含有茶多酚,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

  二、茶的分类

  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中国茶主要分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类:

  1、绿茶:绿茶是一种不发酵的茶,它的发酵度为0%,被誉为“国饮”,常见的绿茶有日照绿茶、碧螺春、峨眉山茶、中岳仙茶、松峰绿茶、狗牯脑、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大悟绿茶、安吉白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信阳毛尖、蒙洱茶、六安瓜片等,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2、黄茶:黄茶是一种轻发酵的茶,它的发酵度约为10%-20%,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雅安黄茶、远安黄茶、霍山黄芽、北港在和沩江白毛尖、蒙顶黄芽等。

  3、白茶:白茶是一种轻度发酵的茶,它的发酵度约为20%-30%,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茶、寿眉等,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

  4、青茶:青茶又称为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发酵度约为30%-60%,常见的青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肉桂等,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5、红茶: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发酵度约为80%-90%。常见的红茶有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片茶、末茶等,其中祁门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誉,中国武夷山市的桐木关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产自武夷山市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之鼻祖。

  6、黑茶:黑茶是一种后发酵的茶,发酵度约为100%,常见的黑茶有咸阳茯砖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十、中国茶道的根本追求?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佛、道、儒三家思想杂揉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知道“和”的思想,并不是儒家独有的。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思想,三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儒家重视礼义引控的“和”。道家倡导纯任自然的“和”,反对人为的规范。佛家推崇的则是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形式下的“和”。儒家的“和”,体现中和之美;道家的“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的自然美;佛家的“和”,体现规范之美。

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已”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