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怎么发展起来的?

博学茶道 2023-07-18 23:13 编辑:admin 149阅读

一、婺源怎么发展起来的?

婺源县,以旧县治清华“地近婺水之源”而名。春秋战国时期为吴国、楚国划疆之地,县北浙岭至今耸立有“吴楚分源”界碑。南宋咸淳五年(1269),度宗赵禥以境域系朱熹故乡,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自古以来,是地千崖献奇、万谷汇碧、田园如画,素有“书乡”“茶乡”美誉。

婺源历史悠久。据对境内善山、江村、茅坦庄等地发掘出土的陶纺轮、石网坠、骨针、圜底网纹陶罐、印纹陶片、石斧、石凿等器物考证,远在4000多年前,婺源地域就有居民活动、孕育文明。早期生活在这方山水的土著先民,属于“越”。古越族以蛇、鸟为图腾,习水便舟、巢居、善铸铜,并有以印纹陶为代表的越族文化。他们“饮稻羹鱼”“火耕水耨”,在这里劳垦生息,过着定居的原始农耕生活。

西周前,婺源地域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婺地属于吴国领地。周元王三年(前473),吴被越国攻灭归越;吴王夫差的长子吴鸿亦被流放婺源湖山。周显王十四年(前355)楚灭越后,婺源地域划入楚国版图,直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楚国灭亡。

秦统一六国后,派兵南征降“百越”,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占领古徽州地区,设黝(后改“黟”)、歙二县,归属鄣郡;婺源地域以属歙县地随之隶鄣郡。对于“鄣郡”之名,一说系因婺源北部的三天子鄣(大鄣山)而得。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为丹阳郡,婺地又随歙县改属丹阳郡。在此秦汉时期,生活在黟、歙地域的土著越人,因不堪封建王朝的暴政,纷纷逃入山中,形成“山越”。山越人刀耕火种,“以渔猎、山伐为业”,遁迹于山林,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丹阳郡成为孙吴的割据地之一。建安十三年(208),孙吴政权派兵制服山越后,分歙县辖地增置始新、新定、犁(后改“黎”)阳、鸺(不久改“休”)阳4县,加上原黟、歙共6县建立新都郡;婺源地域属休阳(三国吴永安元年改名“海阳”)县。吴嘉禾三年(234),幽居深谷的山越人迁出山林,结束这里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封闭状态,促使半原始形态的山越丛林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变。

西晋太康元年(280)吴亡,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改海阳县为海宁县,婺源地域属新安郡海宁县。

隋开皇九年(589)新安郡改为歙州,十八年(598)海宁县改为休宁县,婺地属歙州休宁县。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怀金乡之地,建立婺源县,治清华,隶属歙州。元和七年(812),又划乐平县丹阳乡归婺;汉长沙王吴芮墓时亦随石老山(今名“鸡山”)移入婺源版图。天复元年(901),婺源县治由清华移至蚺城。在唐代中原人口北向南移大潮中,由于大批北方士族迁入,使婺源得到广泛开发,土地垦种面积逐渐扩大。茶叶广为栽种,陆羽《茶经》明确注明“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瓷器生产兴旺,清华东园瓷窑烧制的青瓷、青花瓷器具,行销皖浙赣边区。龙尾砚(亦称“歙砚”)闻名遐迩,成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民俗方面诞生崇拜“五猖”神灵信仰。唐昭宗李晔之子由“李改胡”,隐居婺源考水开创中国“明经胡氏”一派。

五代十国时期,婺源先后随歙州隶属吴宁国军、南唐建威军管辖。南唐昇元二年(938),镇守婺源的1500名关西军兵士,分别屯田“武溪香田、思溪大田、潋溪车田、浮溪言田、古溪丰田”等处以耕为永业,使山间盆地不断开垦。龙尾歙砚产制进入兴盛期,南唐后主李煜夸为“天下之冠”。

宋开宝八年(975)南唐灭,婺源随歙州入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名徽州,婺源随之隶属徽州。两宋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水利工程“陂”“堨”大量兴修,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岁联为桴,以下淛(浙)河”。经济作物以茶叶为大宗,“谢源茶”被《宋史·食货志》列为全国六种绝品茶之一。龙尾歙砚南宋时作为“新安四宝”之一,定期进贡朝廷。新安墨(徽墨)制造中心自北宋由黄山转移到婺源黄冈山之后,制墨业开始兴隆。社会重文兴教风气开始形成,自宋庆历四年(1044)始建县学外,龙川书院、万山书院、山屋书院等讲学会文之所亦纷纷出现。文风炽盛,渐至导致婺源人文鼎昌,全县举进士334人,仕宦者达455人。

元至元十三年(1276),徽州(翌年改为徽州路)入元,婺源随隶之。元贞元年(1295),婺源县升为婺源州(下州),隶属徽州路(至正二十四年改为徽州府)。元代婺源各业虽萧条,但仍有过采矿炼铁、淘沙采金之举。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婺源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紫阳书院、明经书院、遗安义学、阆山书院等均在这一时期兴建。元统二年(1334),皇旨核准批建“文公庙”。

明洪武二年(1369),婺源州复为婺源县,仍隶属徽州府。清沿明制。明清时期,是婺源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元末动乱中荒芜的田土,逐渐被开垦成熟田,明弘治五年(1492)全县岁赋田37.9万亩,到清康熙元年(1662)增至42.9万亩。林木资源甚丰,“新安之木,松、杉为多,必栽植始成材。而婺源、祁门之民尤勤于栽植”。清代为徽州府主要产茶地,嘉庆时(1796—1820)全府岁行茶引(每引100斤)2万道,婺源占其总数35.5﹪。徽墨制造,清代有墨铺百余家,所造墨锭“售于二十三行省”。造船、造纸和制伞业均于明代兴起,印刷业始于清末。明清徽商称雄中国商界,婺源商贾作为其中一支劲旅,活动足迹遍及禹域,共创了“无徽不成镇”奇迹!文化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十家之村,不废诵读”是为当时婺源的真实写照。明清时全县有200人登进士第(另有武进士7人)、619人中举(另有武举人57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纂修《四库全书》时,婺源学者所撰著作有83种入选;明清两代出仕者2114人,出现过“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现象。

民国元年(1912),裁府(徽州府)留县,婺源县直隶安徽省。1932年属安徽省第十行政区;1934年划入江西省第五行政区;1947年划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民国时期,近代教育有一定程度发展,全县建有中小学129所。婺源至衢州、德兴县、景德镇公路,先后动工兴筑。然而经济日渐衰退,耕地由清代42万亩锐减至1948年的25.4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由兴盛时17.2万亩、产量4.7万担分别降为4.8万亩与1.5万担,茶号、茶庄由243家减至几十家。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华造成婺源损失值达128亿元(法币)。人口从清末的21.5万人减至1948年的15.4万人。

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复由安徽划归江西,先后属乐平、浮梁专区。1952年属上饶专区。1971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为上饶市辖县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婺源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优势不断提升,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建设“中国最美乡村”迈出坚实步伐。

二、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有多少学生?

有1000多人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上饶市政府主管,座落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路88号,是一所公办的、以茶命名的特色高校。学院设茶艺与茶叶营销、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学院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30名、硕士学位教师37名。

三、婺源有什麽特色?

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油菜花很有名。婺源的民间艺术也十分富有,典雅的徽剧是京剧的源流之一,古朴的傩舞被称为“古典舞蹈活化石”,甲路抬阁艺术享有“中华一绝”的美名,独具韵致的茶艺表演风姿迷人.

在婺源,春可赏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观漫山红叶,冬可访平湖鸳鸯。

四、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院校代码?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学校代码是14657,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知,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的原始标识码为4136014657,通常默认取后5位14657为学校代码。

1、学校代码说明

学校代码主要在高考时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

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省市教育考试院对在本省招生的学校代码进行了重新编排,故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4657,实际要以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信息为准。

2、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简介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Jiangxi Wuyuan Tea Vocational College)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上饶市政府主管,座落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路88号,是一所公办的、以茶命名的特色高校。

学院秉承“穷理笃行”校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教育,以培育学生“匠人精神”为己任。学院立足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茶文章。2013年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的本科教学管理经验。学院为国家级茶艺师、评茶员等职业资格考评鉴定单位,2019年成为江西省茶叶学会支撑单位,与香港茶道总会等国际组织机构合作走向深入。国控专业“学前教育”喜获教育部批准招生。2020年本校与南昌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

五、奉化雪窦山和徐凫岩是一起的吗?

不是一起的。因为奉化雪窦山和徐凫岩是两个不同的景点,分别位于奉化区不同的地方。奉化雪窦山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山岳风景区,主要以雪窦禅寺为中心,景区内还有各种文化景观;徐凫岩则是一片溶洞风景区,以洞穴内外的各种石钟乳、石笋为主要景观,也有一些传说和历史文化元素。虽然两个景点都在奉化区,但是距离较远,不是一起的。奉化区是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除了雪窦山和徐凫岩外,还有大佛岩、东极岛等景点值得一去。同时,奉化也是中国茶乡之一,有着多个茶叶产区,例如洛舍、天马、婺源等。茶文化也是奉化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

六、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怎么样?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是一所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全日制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全国教育系统正式批准成立的职业学院,主要开设茶艺、茶叶生产与加工、茶叶营销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茶叶产业的各类专业人才。

学院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和茶园等地进行实践教学和经验交流。学院还与各地的茶企、茶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机会和岗位资源。

综合来看,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整体教学质量不错,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强大,校企合作紧密,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特色和优势。如果你对茶业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从事茶叶产业,那么这所学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七、婺源茶的品种?

婺源茶叶品种繁多。建国前,外销茶有珍眉、针眉、抽贡、凤眉、贡熙、窨花茶、三角片、绿茶粉、寿眉、白毫、银针、炒青等。

建国后,1981年“雨茶一级”和“贡熙一级”获国家优质产品奖;1982年“婺源茗眉”被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特针特级”、“特珍一级”和“雨茶一级”三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 “特珍特级”、“特珍一级”和“雨茶一级”三个产品,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灵岩剑峰”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国家级名茶”称号;1999年,“AA级大鄣山茶”获99昆明世博会金奖。 江西省的婺源﹐是个出产名茶的地方﹐所产婺源茗眉茶﹐多次评为全国、江西省优质名茶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好﹐品种优良﹐加工精细﹐故品质上乘.茗眉茶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 高﹐滋味鲜爽甘醇﹐因而享誉。近年来,婺源也开始生产红茶,优秀的鲜叶,使其生产的红茶也很有一番滋味,受到茶人的好评。婺源也产花茶,主要是黄菊,较有名的有晓起皇菊和篁岭皇菊。此茶浓香扑鼻,入口甘甜,汤色金黄,韵味无穷。

当年光绪皇帝看了婺源带来的菊花后视为国家瑞兆,品评其特点为“香、清、甘、活”,而且此花体积大,花型好,能够成球状。

八、朱熹父母?

朱熹的父亲朱松朱松(1097-1143),字乔年,号韦斋,婺源松岩里(今紫阳镇)人。

朱熹之父,儒林学者称为“韦斋先生”。他幼有俊才,曾游程门弟子罗从彦门,问河洛之学,其理学思想对朱熹一生有深刻的影响。政和八年(1118年),以上舍登第,授廸功郎,任建州政和县尉,由此举家徙闽成为婺源茶院朱氏入闽始祖。

朱熹的母亲祝五娘。

曾是个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后来家道中落,18岁时嫁给了在当时并不富裕的太学生朱松,日子过得清贫。然而,在朱熹14岁时,父亲过世,母亲撑起一个家,艰难地生活。

九、新娘子给公婆敬茶是什么茶?

在中国的婚嫁中,茶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男方向女方下的聘礼中,要有一包茶叶,寓意着从一而终,而婚礼上新人要以茶敬长辈,新人还要互相敬一杯甜茶等等……一起来看看在中国各地,不同的婚嫁茶俗有哪些吧。

新娘茶:这个茶俗流行于江西婺源一带,姑娘出嫁前用红丝线把翠绿的嫩茶芽扎成绚丽的“花朵”,婚礼后新娘用这个“茶花”敬奉公婆及亲朋好友。在这一基础上,如今还发展了以五彩丝线包扎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