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的雅称是什么?

博学茶道 2023-06-21 20:54 编辑:admin 98阅读

一、茶水的雅称是什么?

茶的八个雅称:

一、荼

在“茶”这个字确定之前,表示茶这种植物的字有好几个,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荼”字。陆羽《茶经》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中唐之前“茶”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不止表示茶叶,还有其他的意思。

随着茶叶的种植、生产的发展以及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区别荼的其他意思,陆羽在《茶经》中,统一将“荼”去掉一横,写为“茶”。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二、茗

茶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在对茶的文学创作中就产生了茶不一样的说法。例如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再如宋代苏轼有诗曰:“从来佳茗似佳人,欲把西湖比西子。”因此喝茶也可以说是品茗。

三、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记载:“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唐代姚合的一句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表达出了竹里品茶的高雅惬意。于大自然中享受天地灵气,因此古人一直将此视为雅致之事。

四、不夜侯

在日常生活中,总能见到因喝茶而失眠的朋友,因此茶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有的茶友睡前饮茶导致夜不能睡。故胡峤在《饮茶》中表示:“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这里的不夜侯也是茶的雅称,是人们对茶物质功效的戏称。

五、清风使

宋陶穀的《清异录·茗荈》记载:“ 大理 徐恪 见 貽卿信 锭子茶,茶面印文曰‘玉燀膏’,一种曰‘清风使’。”因此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著名的《七碗茶诗》中写到“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也印证了前面的说法。

六、涤烦子

唐代施肩吾有诗曰:“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这里作者把茶和酒作比较,认为饮茶可洗去心中的烦闷,喝酒可忘忧,受到极高的赞咏。把茶喻为涤烦子无可厚非!

七、余甘氏

宋代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也记载:“沾牙旧姓余甘氏。”由这二则文献可确定,余甘氏也可表示茶。

八、龙芽凤草

古时喝茶过程不似如今这般简便,较为繁琐。宋代吴潜的《遏金门·和韵赋茶》有云:“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意思就是为烹一杯香茗,要许多环节,尤其煮汤,更需一丝不苟,缓缓烹煮。这就是龙芽凤草也是茶的由来。

二、中国功夫茶茶艺地区划分哪四大流派?

1、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背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

2、雅士茶道: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他们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3、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

4、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场,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三、四大雅事?

花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古代君子有四雅:焚香重在“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画则重在“境”之美。

  四雅之一:焚香|香事

  焚香是指人们将从动物和植物中获取的天然香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各种不同的香型,并在不同的场合焚熏,以获得嗅觉上的美好享受。焚香一开始就从人们的生理需求迅速与精神需求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盛唐时期,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及富裕人家就经常在聚会时,争奇斗香,使熏香成为一种艺术,与茶文化一起发展起来。至宋,我国的焚香艺术,与点茶、插花、挂画一起,被作为文人“四艺”。古人对焚香的要求是无烟却香味低回悠长,书斋庭院里,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香气悠然里,或抱膝观书,或对坐清谈,都是古典中国隽永的意象。

  四雅之二:品茗|茶事

  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茶被发现及饮用以来,都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捧。三五好友,聚于高山流水之间,品茗谈志,尽显中国文人之风。古人煮茶讲究火候。水煮得嫩、老与适中,加茶的时间与方法,煮茶的方式与“汤花”的好坏多少,其关键都看会不会掌握汤候。《茶经》中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五三煮”)。

  四雅之三:插花|花事

  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四雅之四:挂画|画事

  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重味觉之美,插花重触觉之美,而挂画则重视觉之美,四艺合一展现宋代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挂画”最早挂于茶会座位旁,内容是关于茶的知识,演变至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当时文人雅士讲究挂画的内容和展示的形式,作为平时家居鉴赏或雅集活动共赏的重要活动

四、古代先生称谓哪三种人?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如:

1、指父兄。

战国前期,《论语·为政》里有:“有酒食,先生馔。”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

2、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战国中期,《孟子》记载:“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意思是先生您为何这样说?

3、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董先生(董其昌)曰:‘公(袁可立)才兼数器,心运四虑。’”

译文:董先生有很多的学问,考虑事情也很周全。

4、称老师。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我的确当过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并没有忘记我是学生出身。”

5、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诊脉。

五、一叶香茗是什么意思?

一叶指数量少,精炼。

香茗是高档的茶品的意思。

“一叶香茗藏世界,半壶清泉煮乾坤”乃是品茶的最高境界,是爱茶人写的,一叶藏世界,一壶容万物。紫砂既是茶器又可把玩,自古深受文人雅士追捧。一片茶叶的香气里似乎能带人进入另一个世界,所以哪怕只用半壶水煮茶都好像有整个乾坤在茶壶里沉浮。

六、茶叶店春联横批?

茶叶店的春联横批如下:

上联:此地千古茶国;

下联:满城都是君子。

横批:清茶真味

上联:寻味君子知味来;

下联:伴香雅士携香去。

横批:天地精华

上联:壶在心中天在壶;

下联:心在壶中地在心。

横批:心福心壶

上联:茶字草木人人茶茶人;

下联:品者三口德德品品德。

横批:茶言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