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分茶

博学茶道 2023-07-17 11:00 编辑:admin 257阅读

一、北宋分茶

宋徽宗点茶的五大步骤程式。

公元1120年,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记叙宋徽宗点茶整个过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已,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次诣平成殿,凤烛龙灯灿然,昼,奇伟万状不可名言,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倾,白乳浮盏,而如疏星淡月,顾群臣曰:此是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其中:

1,上命近待取茶具……准备点茶。

2,亲手注汤击拂……开始点茶。

3,白乳浮盏……击拂成乳。

4,而如疏星淡月……出现画面。

5,饮毕,皆顿首谢……分饮。

因此整个过程为,佈席,点茶,成乳,成画,分饮等五大步骤。

(插图,蔡京书法)

第一步,取茶具。……准备点茶。

点茶茶具,按目前现有资料,有风炉,汤瓶,茶筅,建盏,盏托,茶匙,茶勺,茶粉瓶,分饮茶盏等。

(插图,比赛茶席具)

第二步,注汤击拂。……开始点茶。

1,注汤。

注汤分静注和动注。

静注,茶艺师一手扶盏将茶盏置于台面,另一手持壶注汤。

动注,又分单动注和多动注,其难度极大,往往在注汤过程中会出现瞬间散灭的茶变之变。

单动注,茶艺师一手托盏受汤,另一手持壶注汤。

多动注,由受茶者双手托盏,茶艺师一手持筅击拂,另一手持壶注汤。

在注汤过程中,茶艺师须根据汤面变化,调整注汤手法,完成“注汤幻茶”。

实践操作过程中,注汤手法有:环注法,半环注,点注法,滴注法,抖注法,推注法,飘注法,淋注法等八大注汤手法,让盏动,汤动,水动,壶动,通过人动实现动态平衡,使汤面茶变之变的“汤纹水脉”变幻无穷。

(插图注汤图,云龙图,凤展翅图)

2,击拂。

击拂过程中四指持筅,指不露缝。

作W或M型往复击拂运动。

在击拂过程中分底层,中层,上层根据汤面变化分层击拂。

腕动臂不动,要求是和练习古琴,钢琴,月琴,琵琶等乐器手法是一样的。

如果你一时半会练不规范,那么你先用二根筷子练起来,若二根筷子能打到白乳浮、盞,那么这时候一把茶筅在你手上会变得“得心应手”。

(击拂图,持筅图,筷子击拂图)

第三步,白乳浮盏。……击拂成乳。

从目前看,能“少倾,白乳浮盏”的茶品质量非常好,《大观茶论》云“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茶汤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白乳浮盏”现象,史书上都有记载,西晋杜育的“煥如积雪”。唐陆羽的“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皤皤然若积雪耳”。所以,“白乳浮盏”是宋代点茶的重要环节,是点茶是否点得成功的标志之一。

(白乳浮盏图三幅)

第四步,疏星淡月。……出现画面。

茶汤经高速击拂,产生大量的沫饽和乳花,特别是“七汤法”击拂至第四汤,沫饽量开始超过总体积的一半时,而盏底液体也被击打成颗粒状水珠,以悬浮状的形态存在于沫饽中,随着击拂力不停地被送上液面,产生水痕水迹和堆积的乳花产生反差,以致出现水乳交触奇观,汤纹水脉不停变化,形成转眼即逝的动态画面,尤如花鸟鱼虫走兽,变幻无穷。

(疏星淡月,鱼乐图,堆雪图)

“疏星淡月”画面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一位点茶高手信手拈来的奇观。也表述了宋代点茶在宋徽宗手中达到了时代的巅峰。

第五步,分饮。

宋代点茶,是喝的,把茶点好是为了茶更好喝,啜一口含在口中,随着气泡破裂,尤如茶汤在舌尖跳舞,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齐并发,让你产生一种“美好而有动感”的享受。而一盏富有诗意般变幻着的画面的茶汤,进入你的口中,让你仿佛沉浸在宋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之中。

(分盏图三张)

蔡京的记述宋徽宗在宫庭点茶宴群臣的《延福宫曲宴记》,其五步法点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宋式点茶”程式。五步之间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直至当我们今天重读这段文字“……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倾,白乳浮盏,而如疏星淡月,……”。直叹其鬼斧神工。

(文会图)

二、宋代分茶什么意思

点茶四大步骤。

1.备水欧标抹茶研究院推荐使用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

2.碾茶先用纯棉纸包茶,压碎茶叶,然后入茶碾,迅速碾茶。

3.点茶宋代斗茶 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宋代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4.分茶点茶完后,要将茶汤分盛入盏,供人饮用,一勺一盏,分茶时行茶艺 礼仪,更显雅趣。

三、宋朝分茶法

因为不同的时代做法不一样,宋代是比较完整的泡茶现代是简化了。

四、宋代的分茶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冷却后碾罗成末,初沸调盐,二沸投末,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分茶最适宜的是头三碗,饮茶趁热,及时洁器。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末、育华、分茶、饮茶、洁器。

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五、宋代分茶阅读答案

宋代点茶茶法后和的是泡沫和茶汤调匀后的汤花,点茶用水以“活”为上。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现雪沫乳花,厚而白,经久不散,经过点茶的茶汤,味道是乳香,茶筅搅动茶汤,待“汤花”泛起即可。此时的茶水调匀后就可以饮用了。